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:武陵山里的“娃娃书记”

发布者:宣传部发布时间:2022-04-13浏览次数:956

“南河的山那那咿吔,情深意绵那咿吔……”连日来,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南河村,每当晨露退去,几位婆婆便提着布袋来到茶园,哼着歌采摘第一拨儿春茶。这欢快的场景让杨帆对丰收信心满满,“今年新品种高产,茶园每亩预计收益近7000元”。

出生于1993年的杨帆是南河村党支部书记,这里的老百姓称呼他“小杨书记”。

2016年,杨帆从9728太阳集团毕业后,通过招考来到南河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。这里位于武陵山深处,地处湘鄂交界,一度路不通、水不净、电不稳,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。

到村第一天,杨帆被安排住在村委会对面的老校舍里,除了一张床外,没有像样的家具。碰上大雨天,他得连夜起来挪床、扫水,一住就是两年。

杨帆是宜昌五峰县人,从小在90公里外的邻镇长大,条件艰苦“不碍事儿”。初来乍到,村里的工作才是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杨帆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,到了田间地头,摆在面前的是换届选举、农业普查、贫困户信息采集、产业发展……“书本上学的东西似乎派不上用场了”,杨帆就向村里的党员干部、村民学习,边学边试、总结调整,他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。

杨帆接手的第一件事是人口普查。起初,他对村民很陌生,“连哪户住在哪里都不知道”。杨帆跟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,用本子记录下村民的基本情况。山高路险,他走遍全村555户,熟悉村情民情,给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基础。

走访过程中,杨帆了解到,贫困户卞周华一家多年来靠耕种10多亩山地勉强维持生活。2015年,卞周华突发疾病无法劳作,家中还有生病的老人和两个上学的孩子,生活艰难,一家人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
经政策扶持,卞周华的孩子享受学杂费减免,家人看病享受相应报销比例,他家还进行了危房改造。杨帆鼓励他发展产业脱贫致富,并传达扶持政策。

2016年,靠着政府提供的5万元无息贷款,卞周华养了80头猪,还搭上村里产业发展的“快车”,和其他村民组建起一家合作社,种植168亩翠冠梨。2018年,卞周华一家年收入超过8万元,还清了欠款。第二年,他的小儿子还考上了重点大学,一家人“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”。

杨帆打心底为卞周华一家高兴。如何帮助更多村民改善生活条件、解决大家“急难愁盼”的问题,被他列为工作中的“头等大事”。

伴随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,村里对部分村民实施易地搬迁。一次,一户村民一直不愿搬进安置房。杨帆上门走访了解到,原来,这户人家牵挂着老房子里的羊“还没着落”,一时间又找不到买主,很心急。

杨帆当即多方联系,帮忙寻找买主,并邀请当地一位熟悉羊习性的农户帮忙。晚上8点,他们顶着寒风,赶着52只羊走了14里山路,将羊群转运到买主手中。这户村民这才安心在安置房住下。

安居离不开“乐业”。以前,南河村穷,苦于没有支柱产业和村集体收入。村里虽有1000多亩老茶树,但缺乏管理,产量低,每亩年收入仅几百元。

2017年,杨帆与村两委成员引进浙江龙井茶品种,还引入浙江一家茶商,新建起南河村茶叶加工厂。几年来,茶园建设与生产线日趋完善,产能不断提升,村民也得以就近务工增收。

2019年,杨帆村官服务期满,被分配至五峰县司法局。但他主动向组织提出了留下的申请,“村里的产业刚刚起步,马上又要摘帽出列,我走不得”。杨帆最终选择留在南河村,同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,成为五峰最年轻的“娃娃书记”。

渔洋关镇团委副书记薛正文和杨帆年龄相仿,常在一起交流工作。他注意到,杨帆总是充满活力,“休息时间被走访农户和自我学习填满,对于村子的产业发展,他总能蹦出好点子”。

南河村有了茶园、猕猴桃基地、翠冠梨合作社、高山蔬菜与蓝莓种植等产业。为帮助村民谋发展,杨帆数次前往武汉,请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村里,带来优良种苗与种植技术。短短几年时间,这些支柱产业百花齐放,农户收入渐长。杨帆还宣讲奖补政策,鼓励村里的养殖户扩大规模、开展生态养殖。

村民富了,村子也变样了。在省财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带领下,南河村13.6公里长的主路得到硬化,建起50多个蓄水池,实现了全村电网改造升级,还建成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和全县首个法治文化广场。

2019年,南河村顺利脱贫摘帽,杨帆稍稍松了口气。但2020年1月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杨帆正月初一便赶回了南河村。

摸排返乡人员、实施交通管控、协调物资配送……他带头守在南河村防疫一线,实现了疫情期间全村“无确诊、无疑似、无留观”。为了支援抗疫,他下田组织村民采摘14吨蔬菜,运往宜昌、武汉,之后又紧抓复工复产。

最近,杨帆牵挂着村里猕猴桃基地仓储冷藏的难题。他一边帮助基地筹措资金建冷库,一边带领农户探索猕猴桃深加工技术,准备开发果酒、果干等新产品,提升附加值。

在南河村扎下根,回忆当初,杨帆也迷惑彷徨过。但当困难一点点被克服,看到村民的日子变好,村子变得更有活力,并获评省文明村、省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、省美丽乡村示范村,自己也更加成熟,他更加确信当初的选择是对的。

“我欣赏别的同学去大城市,但对我而言,家乡更重要。我刻苦努力,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,而是为了家乡摆脱贫困。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。”眼下,杨帆心里装着更长远的图景:围绕村里的鲜果产业,打造休闲农业,发展集采摘园、精品茶园、风电观光为一体的绿色旅游产业。

他呼吁更多年轻人来到基层一线,“这里有年轻人释放活力和智慧的广阔天地,更能收获幸福和成长”。

原链接:https://s.cyol.com/shuzibao/cmsfile/cms_json/zqzx/Newspaper/2/2022-04-12/Content/nw.D110000zgqnb_20220412_1-01.html?t=83841


上一篇:下一篇:
返回原图
/